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一般可分爲預處理、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。《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》(HJ 564—2010)推荐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。
預處理的作用和目的有:
①降低渗滤液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含量,利于后续生化反应的进行;
②削减有机负荷,使COD、BOD,SS大幅度降低;
③降低氨氮浓度,提高C/N比,使后续生化反应能顺利进行;
④提高可生化性,使BOD,/COD值有所提高。
預處理目前常採用混凝法和脫氨法組合。混凝剂常采用聚合氯化铝、聚合硫酸铁、硫酸铝、硫酸铁、氯化铁、聚丙烯酰胺等,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复配使用。混凝法可以很好地起到预处理的作用,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泥,污泥应委托专业公司处理或并入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。脱氨目前常采用氨吹脱法。该工艺分为两步:
第一步調節pH为强碱性(pH值约为10.5),使NH占氨氮的比例大幅提高;
第二步,向渗滤液中通入微小气泡,使NH转移到气泡中并随气泡排除。吹脱法产生的尾气应综合利用处理,不能随意排放。
生物處理常採用厭氧生物處理與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相結合工藝,处理对象是渗滤液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。厌氧生物处理常采用UASB 工艺,可以进一步有效大幅削减有机负荷,其设计和运行主要参数为:
1、常温消化温度为20~30 ℃,中温消化温度为30~38 ℃;
2、COD容积负荷为5 ~15kg/(m3· d);
3、pH 值汇池围力6.5~7.8。